银杏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经典,寻找教学的金钥匙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治好的可能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luntan/reply_662.html

编者按:工作室安排了假期读书活动,现将读书心得陆续登发于下。

读经典,寻找教学的金钥匙

读《文学解读基础——孙绍振课堂讲演录》有感成都市郫都区李国栋名师工作室学员张艺学

读大学时,很喜欢朦胧诗,在朦胧诗论中出现的“三个崛起”(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对孙绍振略有了解,觉得这个人有点不一般,很满足青年人的对传统、权威“革命”的胃口。思想上的先锋者,很符合学生时代大多数年轻人的口味。最近在《诗探索》创刊40周年纪念里孙绍振的一篇文章《我是怎样成为诗探索创刊编委的》终于看到了当事人经历过的那段“惊心动魄”的文学“讨论”历史,详细地读了几遍,了却当年大学课堂浅尝辄止式学习的遗憾。近距离听孙先生的讲座还是在年10月郫都一中举行的“真语文”活动中,如此等等,均对孙先生有佩服之情。近段时间阅读了孙绍振的《文学解读基础——孙绍振课堂讲演录》,很有感触。

《文学解读基础——孙绍振课堂讲演录》是孙绍振鉴于将文本解读依附于美学的主客二元结构,提出形象非主客二元结构,是主观、客观和形式规范的三元结构,同时突破黑格尔权威之内容决定形式,结合康德的审美价值,建构中国特色的文学文本解读理论基础。孙绍振在实践中发现文本解读个案分析,与创作论在联系中有独立性和特殊规律,将解读论与创作论结合而成的一本专著。全书共六单元四十讲。

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阅读这样的书时,由于工作的原因,要更多地往自己的教学中去思考,以达到厚积的目的。第一单元讲的是形象结构和真、善、美价值错位。教师在讲文学作品时要明白的是一切作品要达到很高的艺术价值,即人类追求的真、善、美其实是在文学作品里通过文字形象来写得生动,作者是会极力地去让情感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错位”,让其拉开距离,如鲁迅所说的“悲剧是把有用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达到感染人的目的。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要把托尔斯泰所说:“文学之所以能感染人有三个原因,一是情感的特殊性,二是情感的明晰性,三是情感的真挚与深度”通过自己的课堂结合一些课程载体,有规律地、有侧重地,印证式的把这最根本的道理给学生讲清、讲透。这样的教学才有方可循,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途径才明晰有效,事半功倍。同时,教师的职业素养才会稳步提升。

教学中的课程大多是文学作品,教师讲文学作品,学生学文学作品。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意为不同的读者对文学作品有不同的解读,但哪个才是作者笔下最接近的“哈姆莱特”?书中的第二单元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答案,创作心理:非智能与智能结构。孙绍振在书中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心理素质,多情善感深思的产物。书中这样说道“作家的创造力不一定与其生活经历成正比,是和他的感情强度、活跃、丰富、独特、多彩成正比。感情活跃的一个表现,文学上叫做移情,心理学上叫同化。”这一单元有很多这样通俗易懂的理论。相对学生,或许暂时用处不大,但对教师却非常管用。教师要明白作家观察的要害并不是客观的反映,而是主客的交融,即“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教师讲解文学作品的时候如何落实,以达到最接近的那个“哈姆莱特”。孙绍振告诉我们从寻找人物的区别开始。这就有一点与我们的课题“比较与整合”中的“比较”相似了。他认为“薛宝钗虽是漂亮的,但内心最大的问题是不美,她的内心是空洞的,她没有感情,她是一个很漂亮的人,她的品行端庄,她没有做什么有意坑害人的事,有意打击人的事。林黛玉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这个人,是美与善的统一。”曹雪芹塑造的薛、林二人的艺术效果显然林黛玉更胜一筹。那么我们教师可否在此启发的基础之上,在今后对《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中模仿,创造,对文学作品解读力争达到最接近的“哈姆莱特”。

教师在阅读这样大师的著作时要尽可能留意与我们平常教学看似无关却真的相关的内容。这就好比把一把金钥匙放在了一地金灿灿的银杏叶堆里,有的人路过,感叹银杏叶的美,只知其表,而拿到金钥匙的恰恰时那个留意的人。大师一般不会指具体的路,他给的是理论,要让有缘人自己去领悟。而教师要善于找出那条若隐若现的路,并最终去实践。如孙绍振第十一讲想象力:联想的渠道——相似、相近、相反;第十二讲表达力:语言的常规用法和超常规用法;第十三讲表达力:语言的颠覆和重构,有理陌生化和无理陌生化;第十六讲表达力:现代叙述——电报文体和冰山风格。阅读到这些内容,教师的你会想到什么?

我一直以为按“文体”特征教学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给学生找到一条可行得通的理路,事半功倍。“文体”特征解读文学作品不是我发明的,但我却用上了。我以前基本不看教学理论书籍,更多的是对哲学、美学和小说等原始材料的占有。教学时到处找优秀教案,个性解读,但最终得到的都是些零碎,不能很好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策略体系,很是恼火。在黑灯瞎火之中,我按人教版的单元编排,一篇诗歌一篇诗歌,一篇散文一篇散文,一篇小说一篇小说的教,最后发现自己做了很多效率低下的事。有一次为了赶教学进度,我把很多雷同的省去,把该讲的结合前后文章讲深、讲透,结果我发现节约了很多时间,效率很高,考试效果也理想。这就是我后来一直坚持的“文体”特征教学,再后又衍生出了以单元为载体,文体特征为导向的单元教学,后来又加入了“比较与整合”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我想往后可能会发展到任务群背景下的“比较与整合”这些教学模式中去。孙绍振在书中第三单元:诗歌形式的规范性和开放性;第四单元:散文的审美规范和开放性;第五单元:小说的审美规范和开放性;第六单元:审美规范的结构和重构。该书如果第一、第二单元是在对文学作品解读理论的重塑,那么从第三、第四、到第五单元就是在以“文体”特征为整合进行理论解读。这些对我们中学教学应该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以小说教学为例,读懂小说对一些学生很有难度,但我们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当中把自己在一大堆银杏*叶里找到的金钥匙——“情感的因果”来引导学生,形成学生解读小说主题的理路。书中说“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要把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环节、每一种关系都当成复杂的原因造成的结果”。书中又说“在多样的可能因果中,用什么标准来选择最优的一组因果呢?多种纷繁的因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实用价值因果,二是科学认识因果,三是情感审美因果。前二者都是以理性的普遍性为特点,后者是非理性的,而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前二者在生活中占据着优势,而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把受理性和实用因果压抑、窒息的审美情感因果解放出来。”金钥匙——“情感审美的因果”解读小说的主题,我试过,我也教学生试过,屡试不爽。

孙绍振,大学时代老师讲你,有人吹你,然后觉得你有点不一般,现在拜读了你的《文学解读基础——孙绍振课堂讲演录》,至此我觉得你真的有点不一般!

读经典,与大师对话,寻找到那把属于你的金钥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